明穆宗
明穆宗朱载垕(hòu)(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康妃杜氏。明世宗迷信道教,根据“二龙不相见”,嘉靖十八年(1539年)封裕王,不为世宗皇帝所喜。在位6年,年号隆庆。死于1572年,时年36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朱载垕生平
朱载垕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因生母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刚满16岁的朱载垕就出居裕王邸,开始了独立生活。在裕王邸13年的生活,使朱载垕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了解到明王朝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特别是严嵩专政,朝纲颓废,官吏腐败,“南倭北虏”之患,民不聊生之苦,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极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明世宗嘉靖皇帝病死,朱载垕于同月壬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隆庆”。
朱载垕即位后,倚仗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一改世宗时的弊政,使朝政为之一振。革弊即平反冤狱,嘉靖一朝因谏言而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其中就有海瑞获释出狱,恢复官职。同时严惩方士,罢除斋醮,停止因斋醮而开征的加派及部分织造、采买。施新,即整治吏治。隆庆帝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员也在考察之列。对于廉政官员给予奖赏和提拔,对于一般贪官罢免官职,而对于有巨赃迹著的大贪则重治其罪。与此同时,隆庆帝又蠲免救济,减少了百姓灾后的痛苦。抑止土地兼并,一方面限田,制定了勋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另方面清田,清查诡寄、花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但不久却宠幸上了一群太监,喜欢上淫乐,但是并未影响朝政。
朱载垕在位期间发生了“庚戌之变”,这是蒙古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入侵。蒙古骑兵从山西方向,土蛮部队从卢龙、滦河方向进逼北京,隆庆皇帝急调边兵放弃防地,入卫京师。不过蒙古人并没有进攻北京,只是大肆掳掠了一番而归,不过此次事件也着实吓了隆庆皇帝一跳,从此他更加关心北部边防,采纳了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俺答汗议和,封他为顺义王,并在边界开设马市,互通有无,从而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他又调戚继光、王崇古、谭纶加强长城沿线防御,同时开展互市贸易,使北方汉、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北部边境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安宁景象,自此以后再也没有爆发蒙古大规模入侵的事件。隆庆时期这些作为都是超过前朝的。
隆庆帝还采取恤商与开关政策,减轻商人的负担。
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
在隆庆帝在位期间,几乎没有爆发什么重大的变故,隆庆帝得以稳坐皇位六年。这与他的性情是分不开的,由于在作皇子期间处处小心谨慎,很少张狂,从小就养成了贞静、仁义的性情。同时隆庆朝人才济济,文有徐阶、张居正、高拱、杨博,武有谭纶、戚继光、李成梁。这些人之所以出名,还要归功于隆庆皇帝给了他们发展的空间,反观历史,成化朝也曾人才济济,但由于皇帝的限制,他们终究没有在历史上写下光辉的一笔。朱载垕的一大优点就是用人不疑,放手让他的臣子去发挥才能,使得隆庆朝和万历朝前十年成了明王朝回光反照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比嘉靖朝有了重大的改观,可以说朱载垕在使明王朝向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公元1572年闰三月,朱载垕因与妃子玩得过火得病,休养了二个月后又强起上朝视事,一上朝嘴和手就不停抖动又突然头晕目眩,支持不住而回宫,他自知病情不轻,急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接受顾命,吩咐“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三辅臣并司礼监 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后病逝。在死前还非常后悔自己过度玩乐伤了金龙玉体。
家庭
·后妃
孝懿庄皇后李氏,裕王妃,生宪怀太子朱翊釴,谥曰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合葬昭陵,祔太庙。 孝安皇后陈氏,裕王继妃,皇后,无子,尊为仁圣皇太后,居慈庆宫。谥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惠佐天弘圣皇后,祀奉先殿别室。 孝定太后李氏,贵妃,神宗生母,尊为慈圣皇太后,居慈宁宫。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合葬昭陵,别祀崇先殿。 静和贤妃江氏
昭荣恭妃吴氏
恭惠庄妃刘氏
昭静敬妃齐氏
昭顺英妃许氏
恭静和妃赵氏
庄僖荣妃王氏
荣悼安妃钱氏
端恪惠妃马氏
淑妃李氏
德妃李氏
端妃董氏
懿妃于氏
奇妃叶氏
贤妃汪氏
容妃韩氏
·兄弟
哀冲太子朱载基 庄敬太子朱载壡 景恭王朱载圳 颍殇王朱载塷 戚怀王朱载□ 蓟哀王朱载㙺 均思王朱载□
·子女
子 宪怀太子朱翊釴,出生五岁殇,赠封裕世子,母孝懿庄皇后李氏 靖悼王朱翊铃,出生未到一岁殇,赠封蓝田王,生母无考,葬金山 神宗朱翊钧,母孝定皇后李氏 潞简王朱翊镠,母孝定皇后李氏
女 蓬莱公主,早薨。 太和公主,早薨。隆庆元年与蓬莱公主同日追册。 寿阳公主 朱尧娥,万历九年下嫁侯拱辰。 永宁公主 朱尧媖,下嫁梁邦瑞。万历三十五年薨。 瑞安公主 朱尧媛,孝定太后李氏女,万历十三年下嫁万炜。 延庆公主 朱尧姬,万历十五年下嫁。 栖霞公主 朱尧姜,隆庆六年九月薨。
宰辅
死亡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五日,穆宗皇帝病危,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为顾命大臣。第二天,死于乾清宫,年三十有六。七月丙戌,上尊谥,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宏孝庄皇帝,庙号穆宗,葬昭陵。
明昭陵位于北京市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陵园建筑面积为35000平方米,现存有完整的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和方城、明楼、宝顶等。
评价
万历二年(1574年),张居正修纂《穆宗实录》评价:“上(穆宗)即位,承之以宽厚,躬修玄默,不降阶序而运天下,务在属任大臣,引大体,不烦苛,无为自化,好静自正,故六年之间,海内翕然,称太平天子云。” 《明史》对穆宗的评价也不错,说他“端拱寡营,躬行俭约”,“继体守文,可称令主”。
隆庆帝采取恤商与开关政策,减轻商人的负担。明朝曾多次颁布禁止百姓私自下海的命令,而隆庆帝颁布大开关禁,使明朝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海外贸易也出现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