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仿吾
成仿吾(1897年-1984年),原名成灏,曾用石厚生等笔名,湖南新化县人。中国
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
共产主义战士、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党内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文学家、翻译家、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早年留学
日本,1921年回国。
五四运动后,与
郭沫若等人先后在
日本和国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活动,建立了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1926年3月任教于广东大学,1928年8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 从1934年在瑞金中央党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党的教育事业。曾任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等校长。他精通德、英、日、法、俄五种语言,长期致力于宣传和捍卫
马克思主义。他倡导革命文学,创作了许多作品,对推动我国革命的
新文化运动起了重要作用。1984年5月1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7岁。“成仿吾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永远进击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艰苦开拓和创造的一生,是为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传播鞠躬尽瘁的一生。”
人物生平

成仿吾任华北联合学校校长
成仿吾,湖南新化人,原名成灏,字仿吾,曾用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1897年8月出生,1910年留学
日本,先后就读于名古屋第五中学、冈山学校、第六高等二部。1916年,就读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1918年结识
郭沫若等人。 1919年在《时事新报·学灯》开始发表新诗,1920年发表短篇小说《流浪人的新年》,描写了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的孤冷情怀,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反封建色彩。 1921年回国,任湖南兵工厂技正。次年赴上海,与
郭沫若、
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报》、《洪水》等报刊。这期间,成仿吾积极倡导革命文学运动,发表了一些论文,先后发表《国学运动之我见》、《一个流浪人的新年》、《诗十六首》、《学者的态度》、《评冰心女士的<超 人>》、《<呐喊>的评论》等文章、小说和诗歌。 1926年3月,成仿吾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任国立广东大学理学院教授,同时兼任
黄埔军校教官、军校兵器处技正及代理处长。翌年到
武昌,与郁达夫等复建创造社,发行《创造月刊》,创办《文化批判》。应用
马克思主义观点,宣传革命文学和马列主义文艺理论。此时其主要作品有文艺讨论集《使命》、《从革命文学到文学革命》和小说集《守岁》、《流浪》等。 1927年3月,受黄埔军校代校长方鼎英之托,赴日本为北伐军购买枪支。年底回到上海,总揽创造社业务,还参加《文化批判》的编辑,出版《工业数学》、《旋转汽机》等科学著作,并和鲁迅等联合发表《中国文学家对英国知识阶级及一般民众的宣言》,声讨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军阀镇压中国革命的罪行,同时提出组织作家联盟。期间接触了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刘少奇、孙炳文等许多共产党人,以及
鲁迅等革命文化人士。大革命失败后,成仿吾经上海、
日本,流亡
欧洲,坚持革命,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发表重要论文,《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引起了后期创造社与鲁迅的争论。 1928年赴欧洲,8月,在
巴黎参加
中国共产党,后又去
柏林。先后在巴黎和柏林主持西欧中共支部机关刊《赤光》杂志,担任社长兼总编辑,直接用德文版本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1931年回国,不久去根据地。

成仿吾与郁达夫、郭沫若合影
1933年冬,在中英苏区瑞金参加中共六届五中全会。1934年1月,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党校教务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陕北公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和
李维汉一道为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7000多名革命干部竭尽心力。 1937年在延安任陕北公学校长,与
徐冰合译了《共产党宣言》,此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曾任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等校长。 他精通德、英、日、法、俄五种语言,长期致力于宣传和捍卫马克思主义。三次翻译《共产党宣言》,并校译了《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反杜林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准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倡导革命文学,创作了许多作品,对推动我国革命的新文化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1939年,成仿吾任西北联合大学校长,兼任晋察冀中央局委员。1943年1月,被选为晋察冀边区参议会议长。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候选委员。1948年5月,华北联大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成仿吾任副校长。 1950年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成仿吾任副校长。1953~1958年,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1958~1966年,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还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文联主席。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残酷迫害,成仿吾一生潜心学习,知识广博,精通德、英、日、法、俄五种语言,长期致力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1972年,在毛泽东过问下,调北京任中央党校顾问,重新翻译《共产党宣言》,校译《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经典著作。1977年,撰写《长征回忆录》出版,被译成西班牙文、英文和日文在国内外发行。1982年,出版《战火中的大学》、《记叛徒张国焘》,后又出版由王震作序的《成仿吾教育文集》。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恢复,成仿吾任校长兼党委书记,1983年,任名誉校长。 成仿吾是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七大、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在十二大被选进大会主席团,并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多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 1984年5月1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在遗体告别仪式上,
胡耀邦、
叶剑英、
邓小平、
赵紫阳、
李先念、
陈云、
彭真、
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悼词称成仿吾为中国
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
共产主义战士、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无产阶级教育家、社会科学家。
主要著作

成仿吾题字
成仿吾同志一生致力于宣传
马克思主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三次翻译《共产党宣言》,并校译了《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反社林论》、《德国古典哲学与费尔巴哈的终结》等经典著作。他的主要著作有《成仿吾文集》、《长征回忆录》、《记叛徒张国焘》、《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和《成仿吾教育文选》等。其中,《战火中的大学》、《成仿吾教育文选》记载了成仿吾近50年办学的过程和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实践,反映了从陕北公学到中国人民大学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历史事件及他的办学思想。
著作列表 《守岁》(小说)1929年,创造社 《使命》(评论)1927年,创造社 《流浪》(小说、诗合集)1927年,创造社 《仿吾文存》(论文)1928年,创造杜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论文集)与郭沫若合集,1928年,创造社 《文艺沦评》(论文集)与郁达夫合集,1928年,创造社 《新兴文艺论集》(论文、游记合集),1930年,创造社 《长征回忆录》(回忆录)1977年 《战火中的大学》(回忆录)1982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 《成仿吾文集》1985年,山东大学 《共产党宣言》(理论)德国马克思、
恩格斯合著,与徐冰合译,1938年,香港中国出版社
翻译书目 《德国诗选》 德国
歌德、
海涅等合著,与
郭沫若合译,1927,创造社 《共产党宣言》(理论)德国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与徐冰合译,1938,香港中国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