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钡
硫化钡又称黑灰,是钡的硫化物,外观为白色等轴晶系立方晶体,不纯时为浅灰色、黄绿色、浅棕色或黑色的粉末,工业品为浅棕色或黑色粉,亦有块状。主要用于制造钡盐、立德粉和发光油漆,也用作橡胶硫化剂及皮革脱毛剂。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硫化钡
中文同义词:硫化钡;硫化钡;硫钡粉;硫钡合剂;一硫化钡;多硫化钡;亚硫酸钡;亚硫酸钡, TECH.;亚硫酸钡,99.7% (METALS BASIS)
英文名称: Barium sulfide;Barium monosulfide
英文同义词: BaS;Black ash;yellowpowder;BARIUM SULFIDE;BARIUM SULPHIDE;Einecs 244-214-4;bariumsulfide(bas);Barium monosulfide;BARIUMPOLYSULPHIDE;BARIUM (II) SULFIDE
分子式::BaS
分子量::169.39
理化性质
性状:白色等轴晶系立方晶体,有时呈浅灰色或黄绿色,工业品为浅棕色或黑色粉末。
熔点:1200℃
相对密度:4.25(15℃)
BaS溶解性:不溶于醇。溶于水而分解成氢氧化钡和硫氢化钡。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
水中溶解度(g/100ml),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
2.88g/0℃
4.89g/10℃
7.86g/20℃
10.4g/30℃
14.9g/40℃
27.7g/60℃
49.9g/80℃
67.3g/90℃
60.3g/100℃
产品用途
用途1:在农药中用作杀菌剂和杀螨剂,可防治小麦锈病和各种果树病害。
用途2:主要用作制造各种钡盐、立德粉的原料;也用作橡胶硫化剂及皮革脱毛剂。分析化学中用以发生硫化氢。农业上作杀螨剂及灭菌剂。
用途3:主要用于制造钡盐、立德粉和发光油漆,也用作橡胶硫化剂及皮革脱毛剂。
用途4:用作分析试剂和发光粉的基质,也用于无砷硫化氢的发生。
生产方法
重晶石煤粉还原法将重晶石和无烟煤按重晶石:无烟煤=100:(25~27)的 配比混合后进行粉碎(5rmm以下),在1000~1200℃下还原焙烧1~2h,所得粗硫化钡熔体(含BaS>65%)经热水浸取,硫化钡溶液浓度达220 g/L左右,再静置澄清、过滤、蒸发、结品制得硫化懿溶液。其
BaSO4+4C→BaS+4CO↑
浸取后的煤渣经水洗后排出,可回收其中的钡,或作建筑材料使用。
对环境的影响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由误服引起。中毒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缓、进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乱、血钾明显降低等。可因心律紊乱和呼吸麻痹而死亡。肾脏可受损害。吸入粉尘可引起中毒,但消化道症状不明显。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钡化合物的工人,可有无力、气促、流涎、口腔粘膜肿胀糜烂、鼻炎、结膜炎、腹泻、心动过速、血压增高、脱发等。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在潮湿空气中或酸雾中能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可能引起燃烧。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硫化氢、硫化物、氧化钡。
检测方法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水质检测管法(硫化物)
·实验室监测方法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16489-1996,水质)(硫化物)
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gb/t17133-1997,水质)(硫化物)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5mg/m3[Ba]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运输信息
包装方法: 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纤维板桶、胶合板桶、硬纸板桶;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2 类碱性腐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