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维
四维生而颖异,年十五举秀才,名列优等,督学刘某甚奇,称其必为国家栋梁。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乡试,以第二名中举。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因其文章、书法兼优,入翰林院为第一名庶吉士。
万历十一年(1583年)其父嵋川公亡,四维将归里服丧,十三年(1585年)十月,四维服丧将满,病殁于家。神宗闻卒震悼,辍一日视朝,遣官治葬事,赠太师,谥文毅。
张四维生平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乡试,以第二名中举。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因其文章、书法兼优,入翰林院为第一名庶吉士。
三十四年(1555年)授翰林院编修。十一年(1562年)和四十四年(1565年)两充会试、同考官,分摹《永乐大典》副本。此时四维闭门读书,穷诣博览,深思考究,颇有成就。代袁文荣起草策士文牍,通古博今,计谋高明,被誉为“真博物君子”;为徐文贞考订国策大计,对各种策论,陈述利害,理据充分,博得好评,对参政很有价值。隆庆元年(1567年),《永乐大典》副本录成,升右春坊右中元。皇帝首御讲幄,以四维充任经筵日讲官,他尽心答对,多所发挥,皇帝常竦意听之。同年主持顺天乡试,不久升为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
于隆庆三年(1569年)破格提拔他为翰林院学士,升任吏部右侍郎,参与朝政。
四年(1570年)十月,侵扰边疆的蒙古汉那吉归降朝廷,总督宣大、山西军务的王崇古将此事上奏朝堂时,朝议纷纷,相持不决。四维竭力支持高拱、张居正同鞑靼首领俺答和好的主张,遂使和议成功,边民通商贸易,发展经济。高拱重其才,旋转升他为吏部左侍郎。因四维办事从快从急,要求严格,竟受到同事的猜忌,从中干扰,使其无奈,自请辞职,以疾乞归。
万历二年(1574年)明神宗诏四维以原官,仍掌管詹事府事,充任《世庙实录》副总裁。肃皇帝在位长久,章牍浩繁,诸司档案资料缺轶。四维极力搜集整理,自嘉靖十年以后的朝章、军务、国赋、人事等资料,皆井然具备,深得张居正的赏识。
万历三年(1575年)三月,居正请增置阁臣,引荐四维出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四维侍皇帝讲读于便殿,神宗以其器度不凡,赐予“一德和衷”四个大字。四年(1576年)充任重修《会典》总裁官。
五年(1577年)主持会试,肃皇帝《实录》成,加太子太保,晋文渊阁大学士。
六年(1578年)春,主持神宗婚礼,劳加少保,晋武英殿大学士。
八年(1580年)一品满考,加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
十年(1582年)以决策功,晋兼太子太师。
张居正主持国事之初,军政财坏,国库空虚,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危机严重。四维极力支持张居正的一切政令主张和改革措施,执行“得盗即斩”的镇压手段,推行“一条鞭法”赋税制度,裁汰冗员,减少支出,防御鞑靼,浚治黄淮等,并且取得成效。
万历十年,张居正死,四维即为首辅,累官加至少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执政时,以严刑、峻法、治理朝事,但亦结怨甚多。反对居正的人,遂与宦官内外勾结,朝议鼎沸,政令难行。
四维见怨恨居正的人甚多,决定以宽大从事,安定人心,遂乘神宗生子之际,劝皇帝放宽政策,荡涤繁苛,施惠天下,并使受居正排挤或罢官的重要人物复职。自是朝政稍变,言路始开。但宦官依然骄横,司礼太监冯保因两宫徽号封己为伯事,受到四维极力反对,即谓四维与吏部尚书王国光同乡相厚,进行构陷,嗾使御史曹一夔劾国光,并向四维发难,神宗怒斥他:“元辅忠臣,御史何得妄言。”御史张问达复劾,被降职调出。后四维门生李植与言官共同上疏揭发冯保罪状,神宗震怒,晓谕四维拟旨:“奴辈盗我威福,久其急诛之”。于是冯保及其党羽皆逐,朝事大变。四维居恒简重,至临大事、决大疑,迎刃而力断,志在扶危定倾,安利国家。
一次云南给朝廷输送贡金误期,神宗欲加罪地方官吏,经四维上疏而止。又诏取云南旧贮矿银二十万两,他又谏止。神宗欲下诏江西制陶瓷器物十余万件,而且要求样式奇巧,难以完成,四维又极力谏止。
万历十一年(1583年)其父嵋川公亡,四维将归里服丧,辞朝廷于文华殿,劝神宗以法祖、孝亲、讲学、勤政、清心、寡欲、惜财、爱民,保终如始。四维带病匍匐奔丧,日夜兼程,废寝忘食,道病几殆。刚至家,后母胡夫人亦亡,两弟又亡,悲痛交集,带病致哀服丧。
十三年(1585年)十月,四维服丧将满,病殁于家。神宗闻卒震悼,辍一日视朝,遣官治葬事,赠太师,谥文毅。
明朝内阁首辅表
·内阁初期
17、万安 成化十三年六月进,二十三年十月罢。1477年—1487年。 18、刘吉 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弘治五年八月致仕。1487年—1492年。 19、徐溥 弘治五年八月进,十一年七月致仕。1492年—1498年。 20、刘健 弘治十一年七月进,正德元年十月致仕。1498年—1506年。 21、李东阳 正德元年十月进,七年十二月致仕。1506年—1512年。 22、杨廷和 正德七年十二月进,十年三月丁忧。1512年—1515年。
23、梁储 正德十年三月进,十二年十一月降。1515年—1517年。 24、杨廷和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复,嘉靖三年二月致仕。1517年—1524年。 25、蒋冕 嘉靖三年二月进,五月致仕。1524年。 26、毛纪 嘉靖三年五月进,七月致仕。1524年。 27、费宏 嘉靖三年七月进,五年五月降。1524年—1526年。 28、杨一淸 嘉靖五年五月进,七月降。1526年。 29、费宏 嘉靖五年七月进,六年二月致仕。1526年—1527年。 30、杨一淸 嘉靖六年二月进,八年九月致仕。1527年—1529年。 31、张璁 嘉靖八年九月进,十年二月易名孚敬,七月致仕。1529年—1531年。 32、翟銮 嘉靖十年七月进,十月降。1531年。 33、张孚敬 嘉靖十年十月复,十一年八月致仕。1531年—1532年。 34、方献夫 嘉靖十一年八月进,十二年四月降。1532年—1533年。 35、张孚敬 嘉靖十二年四月复,十四年四月致仕。1533年—1535年。 36、李时 嘉靖十四年四月进,十七年十二月卒。1535年—1538年。
·内阁鼎盛时期
37、夏言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进,十八年五月致仕。1538年—1539年。
37、顾鼎臣 嘉靖十八年五月代,本月降。1539年。
38、夏言 嘉靖十八年五月复,嘉靖二十年八月致仕。1539年—1541年。
42、严嵩 嘉靖二十三年八月进,二十四年十二月降。1544年—1545年。
43、夏言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复,二十七年正月致仕。1545年—1548年。
44、严嵩 嘉靖二十七年正月进,四十一年五月罢。1548年—1562年。
45、徐阶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进,隆庆二年七月致仕。1562年—1568年。
46、李春芳 隆庆二年七月进,五年五月致仕。1568年—1571年。
47、高拱 隆庆五年五月进,六年六月罢。1571年—1572年。
48、张居正 隆庆六年六月进,万历十年六月卒。1572年—1582年。
49、张四维 万历十年六月进,十一年四月丁忧。1582年—1583年。
50、申时行 万历十一年四月进,十九年九月致仕。1583年—1591年。
·内阁动荡时期
51、王家屏 万历十九年九月进,二十年三月致仕。1591年—1592年。
52、赵志皋 万历二十年三月进,二十一年正月降。1592年—1593年。
55、沈一贯 万历二十九年九月进,三十四年七月致仕。1601年—1606年。 56、朱赓 万历三十四年七月进,三十六年十一月卒。1606年—1608年。 57、李廷机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进,四十年九月致仕。1608年—1612年。 58、叶向高 万历四十年九月进,四十二年八月致仕。1612年—1614年。 59、方从哲 万历四十二年八月进,泰昌元年十二月致仕。1614年—1620年。 60、刘一燝 泰昌元年十二月进,天启元年十月降。1620年—1621年。 61、叶向高 天启元年十月复,四年七月致仕。1621年—1624年。 62、韩爌 天启四年七月进,十一月致仕。1624年。
63、顾秉谦 天启四年十一月进,六年九月致仕。1624年—1626年。
66、李国 崇祯元年三月进,五月致仕。1628年。
69、韩爌 崇祯元年十二月进,三年正月致仕。1628年—1630年。
70、李标 崇祯三年正月进,三月致仕。1630年。
71、成基命 崇祯三年三月进,九月致仕。1630年。
72、周延儒 崇祯三年九月进,六年六月罢。1630年—1633年。
73、温体仁 崇祯六年六月进,十年六月致仕。1633年—1637年。
78、范复粹 崇祯十三年六月进,十四年五月罢。1640年—1641年。
78、张四知 崇祯十四年五月代,九月降。1641年。
79、周延儒 崇祯十四年九月进,十六年五月罢。1641年—1643年。
80、陈演 崇祯十六年五月进,十七年二月罢。1643年—1644年。
80、蒋德璟 崇祯十七年二月代,三月罢。1644年。
81、魏藻德 崇祯十七年三月进,本月卒。1644年。
·南明王朝内阁
弘光(朱由崧)时期 81、李建泰 崇祯十七年三月代,五月罢。1644年。
82、史可法 崇祯十七年五月进,八月出。1644年。
83、高弘图 崇祯十七年八月进,十月罢。1644年。 84、马士英 崇祯十七年十月进,弘光元年闰六月罢。1644年—1645年。 隆武(朱聿键)时期 85、黄道周 弘光元年闰六月进,隆武元年七月出。1645年。 86、路振飞 隆武元年七月进,二年十月降。1645年—1646年。
87、丁魁楚 隆武二年十月进,永历元年正月叛。1646年—1647年。 永历(朱由榔)时期
92、文安之 永历四年四月进,五年二月出。1650年—1651年。
93、吴贞毓 永历五年二月进,八年三月卒。1651年—1654年。
94、丁继善 永历八年四月进,十四年罢。1654年—1660年。
95、马吉翔 永历十四年进,十五年七月卒。1660年—1661年。
95、张煌言 永历十五年七月代,永历十八年九月卒。1661年—1664年。
监国鲁(朱以海)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