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季
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
时间段。不同的地区,其季节的划分也是不同的。对温带,特别是中国的气候而言,一年分为四季,即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而对于热带草原只有旱季和
雨季。在寒带,并非只有冬季,即使南北两极亦能分出四季。
季节成因
季节更迭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不垂直,偏离的角度是23度26分(黄赤交角)。在不同的季节,南北半球所受到的太阳光照不相等,日照更多的半球是夏季,另一半是冬季。春季和秋季则为过渡季节,当太阳直射点接近赤道时,两个半球的日照情况相当,但是季节发展的趋势却还是相反——当南半球是秋季时,北半球是春季。

夏季
天文季节划分法严格按照
地球公转位置来决定,而实际的季节不同地区因
气候而异。划分四季的方法很多,以下四种为最常见的(以
北半球为例):中国传统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的起点,
立春就是春季的起点,等等。 西方以二分二至为划分四季的起点,春分是春季的起点,等等。 以气候本身的标准──候温(五日的平均气温)划分 夏季──候平均气温在22 °C以上的连续时期。 冬季──候平均气温在10 °C以下的连续时期。 春季和秋季──介于10 ~22 °C之间的时期。
按照以上观点,全球共存在6种季节组合类型: 全年皆夏(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在22 °C以上,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地区); 全年皆冬(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在10 °C以下,主要分布于两极地区); (全年不存在平均气温在10 °C以下的月份,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长冬无夏(全年不存在平均气温在22 °C以上的月份,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附近); 四季分明(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上,以中国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最为典型); 四季如春(全年各月平均气温都在10 ~22 °C之间,主要分布于低纬度的高原地区,以及中纬度地区的海洋上)。 现在通用以天文季节与气候季节相结合来划分四季。 即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天文季节

秋季
以天文因子为依据划分的季节。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于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即黄道面),地球表面的
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呈规律性地每年循环一次。每年相同的月份,各地大体上出现各固有的气候特征。在温带地区,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如: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南半球温带地区,则6~8月为冬季,12月至次年 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9~11月为春季。中国古代多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而欧洲和北美洲的很多国家则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初日。天文季节虽然有气候意义,却没有把地理和天气的因素考虑在内。
气候季节
以气候要素的分布状况为依据划分的季节。中国的气候季节最早是由张宝汗(1934)研究的。他在《中国四季之分配》一文中,提出以候(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C为冬季,高于22C为夏季,10~22C之间为春秋过渡季,并划出各地四季的长短。由于10C以上适合于大部分农作物生长,一年中维持在10C以上的时间的长短对
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所以这样划分季节,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除温带的四季外,其他气候带因其气候的特殊性,常采用其他气候要素划分气候季节。在热带和一些亚热带地区,气温的年变化较小,常用降水量或风向的变化来划分季节,故有干季和雨季;东北信风季和西南信风季等。这种划分季节的方法,在南亚次大陆尤为通用。在北非大部分地区,把一年划分为凉季、热季和雨季三个季节。在极地附近,则按日照的状况划分为永昼的夏季和长夜的冬季两个季节。 在地势高亢的青藏高原,冬半年干旱、多大风,夏半年多降水,故全年大体可分为风季(干季)和雨季两个季节。对下垫面不同的其他地区,如
海洋和内陆,森林和
草原,都因气候不同,而可采取不同的划分季节的标准,以适应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冬季
自然天气季节 上述的季节划分法,都没有把天气因素考虑在内,因此大多不适合于研究季节的年际变化。20世纪20年代,
苏联气候学家..穆利塔诺夫斯基首先提出了自然天气季节的概念,他以形成气候的天气过程的特点来划分季节,将苏联的欧洲部分,一年分为春、夏、秋、前冬和冬五个季节。后来C.T.帕加瓦又将夏季再划分为初夏和盛夏两季。中国杨初等在50年代根据 500百帕环流型,研究了东亚的自然天气季节。自然天气季节的划分法是天气气候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对长期天气预报工作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天气过程的复杂性,目前还缺少划分自然天气季节的客观的或统一的标准。因此,季节的起止日期,也不容易确定。同时,对某种自然天气季节区,由于地点不同,受到天气系统的影响也不同,因而天气表现也不一样。所以自然天气季节的概念,尚未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热量差异的季相特征
在不同的
纬度带内,季节变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南北半球的相对气候带,季节也相对:秋季对春季,夏季对冬季。
1、温带 亚热带的四季分明。
2、寒带 寒带终年寒冷,但是在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在夏季和冬季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3、热带 随季节变化会出现太阳直射的现象,各个季节的温度差异不大,气象主要受到干湿情况和季风的影响。
季节特性
中国人认为四季有不同的特性,分别是“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即万物在春天出生、在夏天成长、在秋天收成(成熟)和在冬天藏起来(动物冬眠、植物落叶)。
描写季节的成语
1、秋高马肥 秋高气爽,马匹肥壮。古常以指西北外族活动的季节。
1、秋收冬藏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3、金风送爽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4、逢时遇节 时:季节;节:节气。遇到四季节令。指过年过节的时候。
5、星移斗转 斗:北斗星。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6、天行时气 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7、田月桑时 泛指农忙季节。
8、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9、社燕秋鸿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10、斗转星移 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11、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
季节歌曲
·黄贯中《季节》
作词:
黄贯中 作曲:黄贯中

黄贯中
演唱:黄贯中 所属专辑:《我在存在》 歌词: 南下的列车挤满了期望告别了家乡 我爸爸给的棉袄我穿得很骄傲 慢慢的明白什么叫现实什么叫现代 我发现这个天堂原来是多悲哀 就忘啦吧我别再等待 盲目的梦已经不在 就算啦吧你别再感慨 看不到的未来 我曾经说过我会带着你渡过这条河 找一个安静角落盖一个安乐窝 昂贵的快乐无形的恐慌沉重的生活 我一直无法摆脱在季节的寂寞
· 《season》(季节)
周笔畅首次尝试演绎英文歌曲,收录于其2009年加盟金牌大风后推出的全新专辑《时间》中 词:陈达伟 管启源 曲:陈达伟

周笔畅
编曲:翟松 和声:周莹 spring has come again ,a brand new morning but for you and I it's time to say goodbye Slowly life awaits a new beginning but for you and I our love has slowly died Through the years i know,then i'll get by Remembering all the times Inside my head 我只要,爱你多一天,听你的语言,回到我的身边,wow~~~ 我只要,爱你多一天,在你肩上搁浅 我可以到达想象中的明天 季节变迁,我的爱不改变 Through the years i know,then i'll get by Remembering all the times Inside my head 我只要,爱你多一天,听你的语言,回到我的身边,wow~~~ 我只要,爱你多一天,在你肩上搁浅 我可以到达想象中的明天 季节变迁,我的爱不改变 Autumn ends the warmth and brings the winter Gone too soon were the days of you and I
电视剧
片名:《季节》 地区:中国
香港(TVB) 类型:时装生活 集数:126集 首播:1987年 演员:
罗嘉良 邓碧云 郭锋 严国梁 卢宛茵
沈殿霞 曾华倩·剧情介绍
唐泰(朱瑞棠)一家以经营
凉茶铺为业,由母亲「妈打」李淑德(邓碧云)掌握财政大权。夫妻与三子一女同住,长子贵全(郭锋)虽为养子,但获「妈打」信任,打理凉茶铺;二子家伟(颜国梁)娶了思想开放的胡玉河(林建明),河常与「妈打」有小冲突;三子家礼(罗嘉良)个性软弱,「妈打」对他管教严谨;四女嘉文(姚正菁)为唐家掌上明珠,深得各人宠爱。 泰之妹丽珠(卢宛茵)为人贪财多嘴;泰与弟仁(卢海鹏)则因上一代恩怨而不和;德之谊妹阿顺(吴浣仪)及顺之妹阿英(郑裕玲)从内地来港,而阿英欲与男友向阳(万梓良)会合,但阳却遭陷害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