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 三公是古代东亚的官名。泛指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最高官员。具体包括的官职内容则分为两种: 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元、明、清沿用此官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前汉以丞相(后改大司徒)、太尉(后改大司马)、御史大夫(后改大司空)为三公。 后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隋唐时成为最高荣誉头衔。 至宋徽宗时,将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改为太师、太傅、太保(原来称三师)为三公。元代和明清时的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 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周代的三公是指司徒、司马、司空。 日本律令制时的三公是指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 高丽的三公是指大卫、司徒、司空。朝鲜王朝的领议政、左议政、右议政并称为“三公” 三公是中国古代星官名,在三垣之中的紫微垣和太微垣都有“三公”,详见:三公(星官)